新闻详情

蛟河市实施境内河道“外科手术”式综合整治,筑牢防汛“生命线”

编辑:上海马桶下水道疏通公司时间:2020-10-15

  蛟河市境内有5级以上河流89条,水流域面积2426平方公里。多年来,蛟河市河道两岸沙土随地表径流冲入河道,河水泥砂含量日益增加,多数河道被淤泥堵塞,严重影响洪水安全。

  为了积极应对年初气象年景整体偏差的预测,蛟河市委、市政府在实施细致防汛措施的基础上,将河流清除堤防,确保洪水作为防汛工作的第一道防线,对国内240公里的河流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综合管理,切实通过防汛最后公里,建立了防汛生命线。

  政府统领在规范程序上写文章。

  蛟河市委、市政府组织对该市河流进行了调查,在全面了解河流污泥分布和河流污泥现状的基础上,多次召开特别会议,根据重要的缓急原则,科学制定了《蛟河市2020-2024年河流污泥5年计划》,计划以解决防汛实际为出发点,以阻碍洪水和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河流为管理要点,逐年确定河流污泥计划。不仅如此,蛟河市组织各乡镇街道制定了本辖区的特殊清淤方案,在各乡镇街向水利部门提交清淤方案的同时,签订了清淤审查申请书和承诺书,蛟河市水利局在现场调查了计划申请清淤河段后,对符合要求的河段进行了可。各乡镇街道在施工前公示拟清淤河段,确保清淤工作前期各程序公正透明。

  蛟河市建立专业团队负责城市河道清洁工作,确保河道条有人管理,段有人养护,全天候清洁。各级党委、政府、各村居党政负责人亲临第一线,率先协调开展整备行动,针对不同河道特征开展治河手术处方,实现组织体系全权复盖、保护管理全球化、履行职责全周期。

  多方联动寻求方法突破。

  蛟河市将过去的水利部门单兵作战转变为多部门参加的团体作战,努力建立一河一级,制定一河一策、一河一级名单,在全市形成了一级一级一级在工程实施上,蛟河市未采取招标委托施工方式,由城管局组织实施城区河道疏通工程,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内河道疏通,在有效缓解财政资金压力的基础上,带动当地人员就业,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,确保汛期到来前完成工程建设。

  在质量监督方面,蛟河市实施主体责任、水利部门监督相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,同时积极开展镇村二级河长和大众日常监督,确保清淤工作质量保证完成。在资金筹措方面,蛟河市专题研究了清淤产生的34万立方米砂石如何处置,创造性地进行了公开拍卖,拍卖所得金由国库统一使用。另外,不符合建设工程材料标准的砂石由村庄管理,当场采访用于村内人行道和机耕路的修复。据估计,正常招标清理河道240公里需要投入1200万元,但该市实际上只需要480万元,包括拍卖砂石上缴国库的资金在内,有一定的馀地,发挥了不花钱就能做大事的效果,不仅为防汛灾害提供了急救包,还为城市和乡镇的发展注入了经济活力。

  一举三得注重效益。

  河水出水槽、农田被淹、大雨大灾、小雨小灾是以往蛟河市河水暴涨时的情景,年度河道清淤工程完成后,上述情景不再,取而代之的是一举三得的管理成果。

  第一得-防洪效益。在今年20天内经历三台叠加的严峻挑战下,该市平均降雨量达230毫米,国内89条河流水势异常平稳,有堤防的河段均在警戒水位以下,切实保障河流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,实现安全度汛期,当地群众对河道治理工程竖起大拇指。

  第二得-民心利益。蛟河市黄松甸镇有中国黑木耳之乡的美称,全镇人民几乎都从事木耳栽培,由于木耳产业对水源的刚性需求,辖区内威虎河两岸形成了20公里的木耳栽培产业带。2017年强降雨引起河流水位上升,共冲走了4000多万袋木耳果。今年,黄松甸镇大力实施河道清淤防护堤工程,经过多次强台风强降雨后,仅冲走不到10万袋木耳,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,清淤工作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,给当地产业和人民收入带来了真正的保险。

  第三得-生态效益。在实施河道疏通过程中,该市将河道疏通与河长制相结合,组织各乡镇街道及河长制成员单位开展践行河长制,公益我先行活动,全面打捞河道内漂浮废弃物、枯木烂枝等堵塞河道的垃圾,有效改善河道水质,净化河岸环境卫生。

  吉林日报社制作的。

  企划:姜忠孝。

  作者: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婷丁美佳。

  编辑:马贺。